(1)明确村庄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根据上位规划,充分考虑村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落实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等各项约束指标。
(2)合理安排村庄土地利用格局。把上级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村里,科学合理地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障村民生活、生产各类用地需求。在调查清楚村民的日常生活与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宅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产业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3)提升村庄的环境品质。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系统保护乡村原有美好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对村庄建设区内部的环境进行整治与优化,让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千净漂亮。
(4)保护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村庄的特色风貌,明确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清单,划好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讲好村里的老故事。
(5)确定近期建设计划。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综合考虑人力、财力和居民的迫切需求,研究提出近期急需推进的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住房布局、道路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等项目,合理安排实施时序,制定近期建设项目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