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2021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作者:刘刚 日期:2021-12-31 11:54
字体显示:[ ||]

  林生海: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刚过去的周末,我们同安区顺利召开了区人大和区政协会议,今天下午我们又召开了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下面,我把这些会议的主要精神向大家做一个通报:

  一、回顾了2021年全区经济工作

  2021年,是同安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最为艰难的一年。9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用12天时间实现社会面确诊病例清零,取得“80%以上病例框定在首发镇域”“无外溢他省病例”等成效,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肯定。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全面推动复工复产,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实现同安拼图“复绿”。

  在这些情况下,全区仍然交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左右的成绩单!预计,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1%、1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15个方面:

  1.创新驱动步伐加快。“三高”企业增至4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0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48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7%。

  2.产业发展质效并进。82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80亿元,增长5.5%,6条重点产业链完成产值93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增幅约40%。完成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增长7%。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325亿元,创历史新高。

  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宁德时代、腾讯云、华润系列等53个优质项目签约。全年落地高能级项目22个,投资总额133.9亿元。新设外资项目32个,合同使用外资25.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3.1亿元。

  4.惠企扶企力度加大。兑现惠企资金9.3亿元,发放应急还贷资金30.7亿元,为企业和个人减负超5亿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台应急借贷、援企稳岗等“一揽子”政策助推企业复产达产,10月份规上工业产值环比增长46.9%。

  5.重大片区加速崛起。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完成投资167亿元,新拓产业用地3400亩。滨海西大道提升改造、西柯污水处理厂一期等12个项目竣工,仰正中学高中部等42个民生项目加快推进。

  6.重点项目加力推进。全区共完成土地征收7000亩,房屋征收150万平方米,均居全市第一。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7.7亿元,完成率153.8%。市重点项目交地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

  7.改革开放持续深化。44项重点改革事项加快推进,改革热度指数全市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率先全市将商事主体登记申请前移至镇(街),“全馨办”帮代办服务模式全省推广。

  8.大交通格局加速构建。轨道4号线加快建设,6号线涉铁段破土动工,同安进出岛通道先导段即将开工,同安隧道、海上交通线路启动前期工作,进出岛更加多元便捷。

  9.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完成16个老旧小区、6个市场改造,处置存量“两违”197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95公顷、绿道11公里、公共停车位324个。省级文明城区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九。

  10.乡村振兴成效明显。85个试点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全省前十。古坑-竹坝等精品动线持续打造,莲花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汀溪镇获评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军营村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11.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等工作获评全省第一。

  12.教育事业稳中提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等45个项目加快推进,第三实小凤祥校区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7410个。上海世外、新教育等教育品牌签约落地。省“两项督导”获评“双优秀”。

  13.健康同安加快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投入11.7亿元,为历年最高。区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挂牌成立,环东海域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科教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

  14.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投入社会保障及救助资金8.8亿元。“三险合一”惠及全区户籍人口。深化“幸福晚年”计划,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参保人数全市第一。新增就业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198人,同新社区获评全国充分就业社区。

  15.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创新推行“邻长制”,莲花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科学划分社区网格,公开招聘560名本科以上学历网格员。扫黑除恶好评率连续三次居全市第二,刑事警情为十年来最低。

  二、明确了明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安区明年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均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把握发展优势,夯实发展基础,集中精力办好同安的事。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有八个重点:

  一是狠抓科技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创新能力、吸引科技人才,要实实在在去抓落实,真正做到“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

  二是狠抓有效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要以实现固投预期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为目标,充分挖掘项目潜力,提升产业投资空间,全力以赴抢时间、抢项目、抢资金、促投资。

  三是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继续加强招商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专业招商力量不足等问题,让“大招商、招大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狠抓产业转型,持续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保持实体经济国民经济命脉和基础的战略地位,加快动能转换,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根基。

  五是狠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积极融入跨岛发展格局。要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系统工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六是狠抓“三农”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到达新转型拐点的形势,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放大优势、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七是狠抓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要深刻认识到,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以更大的力度统筹协调,以更优的服务助企便民,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

  八是狠抓民生保障,着力推进共同富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一件一件抓落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上是这次发布会的简要介绍,感谢各级媒体对我们同安区发展的关心和关注,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前来我们区采访报道。谢谢大家!

 

  费薇: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刚才,生海部长向大家介绍了今天我们同安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对我们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2022年的情况进行了展望。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明年我们在抓好“项目落实年”方面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

  项目是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拉动内需最有力的抓手;推动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同安区委区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全区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94个省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63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53.8%。同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77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京东厦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32个项目集中竣工建成。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02个,总投资917.7亿元,第二季度综合考评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八。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等553个政府投资项目顺利推进,实现投资82.7亿元。

  为充分发挥项目在促投资、稳增长、强后劲中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深入推动全区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进一步增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区委、区政府决定,将2022年确定为同安区“项目落实年”。目前我们已从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初步梳理了541个、总投资2079亿元的项目,其中,谋划生成2022年新建项目218个、总投资596亿元。下一步,全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全力推动同安进出岛通道(先导段)、轨道6号线集美至同安段等350个、总投资728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全力推动火炬高新实验学校、五显卫生院迁建等125个、总投资199亿元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全力推动厦门时代、海辰锂电等66个、总投资1151亿元的产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增强发展动能,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富美新同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