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2023年度第一季度新闻发布

日期:2023-06-02 10:23
字体显示:[ ||]

  申长清: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同安区2023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同安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及区委“招商引资提质年”“项目落实提速年”“基层组织提升年”“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各级各部门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以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为“牛鼻子”,聚精会神抓发展,奋战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区发改局局长、一级调研员费薇,区工信局党组成员、综合科科长、区招商中心主任郑海英,区重大办综合组副组长纪晓彦,区人社局局长梁永忠,区文旅局副局长赵飞羽,他们将向大家介绍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有关情况。

  费薇: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安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做优企业服务。围绕工业商贸、金融扶持、稳岗招工、旅游住宿、项目建设等五方面出台18条“开门稳”若干措施,安排扶持资金1.5亿元,已预拨付技改补助资金近1900万元,为市场主体稳预期、强信心。助力企业增资扩产,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审批效能,推动新盛洲、乔丹等55个利用既有用地增资扩产项目落地。

  二是加速产业升级。突出产业发展对稳住经济大盘的引擎作用,聚焦新能源、新消费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第一季度,推进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海辰锂电(二标段)成为全市首批采用分期、分段联合验收的项目,有效助力新能源企业提前投产、释放产能。华润啤酒项目进场施工、华彬红牛功能饮料等新消费项目投产,预计未来可新增产值75亿元。3月29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科院理化所等6个创新研发项目签约落户我区,助力产业赋能升级。

  四是推动片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以环同安湾为核心,细化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凤南片区产业发展等规划,有序推动西湖、西柯北等片区控规编制,加快谋划工业集中区提升改造方案,打造组团式发展的产业空间。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逐项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经济运行研判分析和动态跟踪,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项目建设情况

  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区委、区政府将2023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提速年”,全区按照腾空间、高效推动征地拆迁落实项目载体,拉框架、快速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见效,落项目、统筹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和社会事业、民生等项目同步推动,增后劲、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围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等领域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推动总投资约3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01亿元的1121个项目建设。

  郑海英:工信局介绍第一季度招商引资、激发消费活力等相关情况。

  一、同安区第一季度招商引资情况

  一季度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推进“大招商、招大商”,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走出去招商“百日行动”要求,紧抓招商引资“黄金期”,着力抢项目、强对接、优服务,持续兴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各项招商工作扎实有序快速推进。

  一季度共签约26个项目,三年计划投资总额为58.31亿元,实际到位内资金额为9.73亿元,成合同利用外资1.1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2亿元。圆满完成同安区招商大会、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校友经济联盟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实现项目签约15个。

  一季度,我区抢抓企业投资决策关键期,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高位推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省外招商4次,累计外出15天,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11座城市,对接企业36家,促成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二、激发消费活力取得成效、扩大有效需求等相关情况

  我区于1月13日举办的“惠享生活 嗨购同安”新春消费季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五项举措,抢抓节日消费商机,助燃市场活力:

  一是联合七大商圈、银行机构和云闪付、饿了么、建行生活APP等网络消费平台发放千万消费补贴,营造浓厚新春消费氛围;二是携手“快团团”电商平台开展新春年货团购活动,同步启动新春年货市集,推广“一村一品”、“一企一品”等同安优质品牌,助力本土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三是联动高校,引进行业人才,与集美大学签订运动健身器材-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助力体育产业提档升级;四是推动新兴商圈发展繁荣,通过以节带促,积极培育扶持新兴商圈发展壮大,丰富城东片区消费业态,打造消费提质扩容新阵地。

  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区各大商圈总计进店客流量超506万人次,营业额超2.1亿元,掀起了新一轮全民新春消费热潮。

  纪晓彦: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区征地拆迁工作坚持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争”的态度,“拼”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全区征地拆迁工作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一、工作成效

  (一)从全区土地房屋征收完成情况来看:

  第一季度,我区共完成土地征收1012.3亩,房屋征收22.8万平方米;实现交地1105.4亩,房屋拆除24.8万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二)从省、市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完成情况来看:

  第一季度,18个(子项2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土地征收896.3亩,征收量全市第一;房屋征收19.7万平方米,征收量全市第二;实现交地1007.6亩,交地量全市第二;房屋拆除22.6万平方米,以上指标均超序时完成;完成情况市级综合考评居全市各区第一名,确保以首季之“稳”,促全年之“进”。

  二、工作做法

  (一)起跑“争先”,推动征拆工作开新局。

  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发挥好“首季效应”,赢得全年主动,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变“热身”为起跑,我区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紧扣市、区中心工作,及时分解、部署下达2023年全区土地房屋征收和交地工作计划;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超前统筹谋划第一季度“开门红”任务,严格落实“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全力冲刺“开门稳”“开门红”。第一季度,我区共完成16个重点项目(子项1个),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为今年征收工作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干“争效”,力促扫尾攻坚再提速。

  强化一线指挥,落实“问题不出指挥部”,继续发挥“项目指挥部+临时党委”党建模式,推行“全领域、全要素、全周期、全覆盖”联合攻坚机制,集中力量谋良策、破瓶颈、解难题,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近20个项目难题。以片区指挥部会议、专题会、碰头会、协调会等为抓手,加强统筹协调,采取“现场+会场”方式,及时破解征拆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强化任务落实情况跟踪,加强协调调度,对片区指挥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区土地房屋征收协调领导小组,当周上报,当周受理,相关部门联合进行会审,明确解决方案,加快征拆速度,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

  (三)创新“争优”,助力征拆工作再增效。

  充分运用 “六在一线”工作法,快速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通过“周跟踪、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机制,加强“晾晒”,严格落实“黄红牌”警示机制,不定期督查督导,通过找问题、查原因,进一步督落实、督进度、督成效;每月定期在全区调度会上点评各片区指挥部征拆优秀案例,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根据市级工作要求,我区积极推行房票补偿安置相关工作,全市率先成立房票服务中心;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有力保障征拆工作顺利推进。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有效供地,加速挪腾发展空间,重点启动同翔高新城片区E项目、同安新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整村搬迁工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6号线等项目征拆工作。

  梁永忠: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同安区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一直以来,同安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促就业、凝心聚力惠民生,在政策落实、精准帮扶、平台搭建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确保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力为我区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提供要素保障支撑。下面,我重点从三个方面介绍一季度我区稳就业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抓好政策落实,打好补返减缓“组合拳”,促进稳就业。顶格落实国家、省市区各级政策,充分发挥“补返减缓”政策红利的就业支撑作用,全面梳理人社惠企政策清单,推动稳工稳岗促就业政策“直补快办、免申即享”,助力企业稳岗拓岗稳就业。今年一季度,为6520家次企业兑现社保补贴、社保补差、招工招才奖励和就业创业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3029万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2.88万户参保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3354.18万元。继续实施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为1028户参保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97万元。落实留工培训补助政策,拨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6448.35万元惠及8522户企业。累计为我区3万余家次企业释放政策红利1.28亿元。

  二、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兜底保障“及时雨”,促进保就业。一是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充分发挥省外劳务协作基地纽带桥梁作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着力做好春节前“抢开局稳就业保用工”工作,稳住跨省务工基本盘。由分管区领导带队赴湖南、贵州等地建立6个劳务协作基地,先后组织我区32家重点用工企业赴湖南、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参加就业服务活动,采取包机、包座等方式有组织输转500余人来我区就业。二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行动,结合“131”就业帮扶机制(针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推荐至少1个合适的培训项目),通过政策宣传、入户走访、岗位推送等方式对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集中帮扶。一季度,全区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1980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344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2人。三是强化兜底保障服务。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性补贴170.32万元。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098万元,惠及失业人员2957人,为306名符合申领条件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助金236.12万元。发放保障性就业补贴1720万元,惠及征地人员和退养渔民28585人。

  三、搭建供需平台,架起供需对接“连心桥”,促进助就业。一是强化本地户籍人口就业。搭建以“春风行动”现场招聘、镇(街)“家门口”现场招聘、日常招聘和线上云招聘为主要形式的促进居民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召开现场招聘会44场,线上招聘会10场,辖区户籍劳动年龄内人员已就业占比79.11%,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就业人员占比提高4.26%,未就业人员占比降低7.62%,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二是开展直播带岗“揽才”。根据我区产业特点,分行业分领域先后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家居为主题组织厦门新能安、海辰储能、厦门保沣集团、金牌橱柜、蒙发利、倍杰特等6家重点企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累计收获简历2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三是强化市区联动“引才”。联合市人社局组织10家重点企业赴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开展以“选择厦门 书写精彩”为主题的城市引才推介会和校园招聘会,现场达成来同就业意向200余人。

  以上就是同安区2023年一季度稳就业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谢谢大家!

  赵飞羽:为推动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区文旅局高度重视,成立住宿业指标经济专班,盯紧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分析,精准施策,全力落实限上住宿业指标要求,推动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运行情况

  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我区限上住宿业迎来快速复苏,当前我区一共有16家限额以上酒店,客房3121间,床位4596个。一季度限上住宿业营业额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较去年扩大62个百分点,增幅全市排名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优秀成绩。

  二、主要做法措施

  一季度通过举办多场旅游活动,进一步打响活动品牌,吸引大量客流,有效促进我区旅游行业复苏。

  一是举办同安2023年“礼赞新时代·喜迎幸福年”新春欢乐月启动仪式暨年货节活动,全方面多维度展示同安旅游文化的特色魅力,年货市集现场累计吸引人流量40万人次,同安发布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5万人次。有力推动同安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带动同安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

  二是开展“走起同安˙'泉'是温暖”首届同安温泉养生季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同安区文旅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和特色产品,活动在各大平台传播,期间观看热度总量达2202.7万人次;3个营销平台,上架产品 36 个,累计销量2795 套,直接营收近40万元。成功打造同安区专属温泉旅游品牌,进一步探索温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温泉康养发展路径,擦亮同安区温泉名片,助力同安区文旅产业快速复苏。

  三是成功举办同安·波特曼之夜会展推荐交流会。依托2023厦门国际会展周城市推介平台,邀请来自全国各行业直客、协会、第三方约300人,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同安会展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力提振了行业信心促进文旅会展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会展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培育品牌,促进市场发展

  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拟于2023年4月29日-5月1日,在美林街道潘涂海蛎夜市举行“闽南海味·舌尖同安”2023第二届同安区乡厨争霸赛。活动内容围绕:乡厨技艺大比拼、预制菜产业发展、点亮“夜经济”、“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充分挖掘同安特色海味美食文化,培育本土美食文化品牌,打造地域美食特色产业。有效整合同安美食、文化、旅游、消费资源,打造同安文旅手绘地图,进一步展示同安文旅新形象,打响做亮同安旅游品牌。

  (二)活化利用,深化文旅融合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开展“守护瑰宝•文物焕新”行动,立足修缮完毕的34处不可移动文物,首批遴选一批条件成熟、产权明晰、特色鲜明的代表性10处文物建筑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公开征集活化利用方案,方案设计可与社会服务、社会教育、文化创意传播、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如非遗传承、文创开发、展览展示、参观游览、文化交流、公共服务、文化体验、文化研究、科技孵化等。积极打造“一厝一史,一厝一景”,切实讲好同安文化故事。进一步彰显同安文化底蕴,激活同安文化力量。

  (三)加强招商,推动项目落地

  策划“走出去”路线,协同区、镇(街)、部门领导走访市域内外文旅企业,邀请文旅龙头企业来同考察,依托企业广泛的上下游联系,开展客商邀请工作。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影视等政策宣讲,发挥政策引导,吸引企业投资,推动厦门【V】星空未来音乐城、五龙窑文化产业园、鑫野山谷、采星科技等项目落地运营。

  (四)积极参评,提振乡村旅游

  推进品牌创建与复评工作,指导符合条件的镇(街)、村(居)参评“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等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对接市文旅局,指导三秀山社区参评2023年省金牌旅游村,指导汀溪镇顶村村顺利通过“金牌旅游村”复核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申长清:感谢赵飞羽副局长的介绍,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