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小刀会纪要

日期:2010-08-25 13:44
字体显示:[ ||]

闽南小刀会纪要

协文

  闽南小刀会是归国华侨陈庆真发起组织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陈庆真祖籍同安县,出生于新加坡,鸦片战争以后回国,在厦门英人商行当职员,是闽南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的会首之一。18507月,他与同安人王泉、海澄人江源、江发两兄弟,在厦门建立‘小刀会”,积极活动,迅速发展,短时间就遍及闽南各地,参加者数千人,震惊了清朝政府,引起密切注意。咸丰元年(1851)一月事泄,陈庆真被兴泉永兵备道张熙宁捕杀,江源、江发逃往南洋,小刀会遭受严重破坏。

  一年后,江源、江发回国,重整旗鼓,复设“小刀会”,继续斗争。

  江源是海澄珠浦村人,幼年丧父,为地主放牛,年轻时跟师学武,善用双刀。师父有一爱女,学得一身武艺,师兄妹结成夫妻,后来会友称呼她江源嫂。就在珠浦村开馆教徒,进行活动,把从南洋带回的数百把小刀,分给会友每人一把,武艺超人的发给二把,故小刀会又名“双刀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在海澄、石码、漳州、厦门、同安、角尾、漳浦一带,拥有会友达六千多。

  咸丰三年(1853)四月初,江源、江发召集各地会首,在珠浦村开会,商讨起义大事,因事机不密,为海澄知县王世昌发觉,率兵围捕,江源兄弟当场被摘,审问不屈而牺往。

  江源兄弟牺牲后,江源嫂及众会友异常悲忿,纷纷要求报仇,怡逢黄得美、黄位(同安人)在龙溪浒茂,聚众反抗清王朝的残暴统治,闻讯赶往参加。同年四月上旬,黄位召集各地会友到同安灌口刘心庵开会,决定举行起义。时集结会友达六千人,公推黄得美为统领,黄位为军师(后兼元帅),江源嫂为监军,吴宏为副军师,黄潮为副元帅,下分设东路、南路、东南、东北等各路正副将军,以统率会众,划编队伍,订立“反清复明”、“誓诛贪官污吏”、“拯救黎民”为起义军宗旨,竖起“反清复明”、“官逼民变”大旗,提出“誓杀赃官”、“救民除暴”,“报杀师、夫之仇”、“还我大明农冠”的战斗口号。会后、经过部署,分兵两路,于初六日晚出击:一路由黄位带领,攻打民愤最大的同安灌口粮站,占领了灌口;一路由黄得美、江源嫂统率,进攻海澄,占领了县城,擒杀武官崇安。随之,布告安民,开仓济贫,民窘稍甦。七日又攻克石码,生擒海防分府孙翌旭、协台王金榜、把总刘士胜等。十日再攻占漳州,杀死兵备道兼知府文秀和总兵曹祝三。接着两路会师,乘胜前进,由黄位统率大队人马,分乘战船四十多艘,从石码扬帆向厦门进军。时清军厦门提督施德高正驾艇游弋海面,闻报起义军大队战船来攻,慌忙逃往同安刘五店避难。起义军登陆鹭岛,清军游击郑振绥带兵堵守镇南关,妄图顽坑,起义军迅猛推进,一鼓作气夺关,击毙郑振绥,全歼清守军,占领了厦门。又以厦门岛作为根据地,分兵连续攻克同安、安海、漳浦、平和和琯溪、云霄及漳浦的铜山(今东山)等地区,控制了闽南沿海各县。

  起义军占领厦门后,建立了新政权,发布“征厦布告”,声讨清王朝的罪行,宣告“蜂螯任其肆毒,虎贲展我洪威”,号召人民群众不“贰心”、不“离德”,共同推翻残朽的清王朝。起义军浩气凛然,所向披靡、焚毁衙署,捕杀地方贪官,镇压地主豪绅,勒令地主、豪绅等殷户,交出所剥削的财物,以“分粮救饥,开仓济贫”。并规定“米谷定价,不许贵卖”拯救人民于倒悬。更严肃军纪,号令义军到处,“不许抢掠商民!不许奸淫妇女!不许徇情舞弊!”对于“强行典赎,藉端哄索者,即按律惩处,决不宽容!” 由于革命政权制定的宗旨、措施、口号,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且纪律严明,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不少群众集资购买火药器械等,支援起义军,四处农民闻声而起,结党入会者络绎不绝,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一时蜂拥云集参加者数万人,声势浩大,震撼了清王朝,逼得清王朝惶惶不可终日。清咸丰帝看到福建巡抚王懿德的军情奏章,不胜忧惶,在奏章上朱批:“漳郡匪徒,何鸱张若是?”览奏后哀叹:“今以堂堂总镇,调兵勇万余人,廪费拿金十数万,历时三月有余,尚不能破获一小乡之剧贼,为日愈久,则兵气愈馁,贱焰愈嚣张,如火燎原,难于扑灭”。

  在此时期,副军师吴宏提出“要乘胜出兵攻取金门,以消灭溃敌;赶造战船,建立水师,以进攻晋江、福州和台湾;派人联络太平军,以图远举”等建议。但统领黄得美原存投机思想,参加起义,动机不纯,卑劣本质暴露,自驻进厦门岛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终日迷于酒色,不理军务。经黄位、吴宏多次苦劝无效,吴宏愤而出走。江源嫂获悉其情,怒斩黄得美的爱妾,与黄位共同主持军务,由黄位兼任元帅,经过一番调整部署,于六月十六日,领驾战船进攻金门岛,奈时机已失,清军早有戒备,致屡攻不克,造成被动局势。

  八月间,咸丰皇帝下旨,着广东、江西调来十多万大军,兼联合各处地主武装,由浙江总督李廷钰率领,福建巡抚王懿德坐镇泉州指挥,同年九月下旬,陆路清军沿安溪和马巷袭击同安起义军,水路清军由晋江出动进攻厦门。经过血战,义军被迫先后退出嵩屿、圭屿、鼓浪屿,坚守厦门岛而遭围困。十一月十一日,黄位、江源嫂带队突围,与清军血战一昼夜,战斗相当激烈,终因众寡悬殊,牺牲惨重,江源嫂力尽被俘,押往海澄惨遭毒刑而不屈牺牲。黄得美乘机逃脱,潜回家乡,也为清军所逮杀。只黄位所率一小队战船冲出重围。清军攻入厦门,立即进行疯狂的烧杀掠夺,大肆屠戮起义军及群众,据传“割下来的人头和耳朵,多得象纽扣,比比皆是”。其凶狠残酷,令人触目惊心!据《福建通志》载:“是役也,阅七十三日,历四十八战,擒斩及坠海死者以万计”。至此,一次可歌可泣的小刀会起义,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

  厦门失陷后,其他各地相继不守。但是革命的火焰是扑不灭的。从厦门突围的义军,一部分转入内陆,以漳浦的盘陀和云霄的岳坑位据地,继续坚持战斗;一部分义军船队,在黄位的带领下,退到海上进行斗争。18543月,一度在崇武洋与清军水师鏖战,曾予清军以重创。嗣又转攻台北、基隆。1855年间又再度进攻厦门以及台湾淡水、基隆、广东澄海、九龙、澳门等地,并和南澳总兵在莱芜洋海战,狠狠地打击了清朝水师。1858年三攻台湾基隆,因清军防守牢固,不得放手。至此,黄位深感大势已去,孤军难以长久奔驰海上与清军相角逐,乃忍痛解散会众,分别转往香港、九龙、澳门、东南亚各国定居,当劳工或经商谋生。黄位先往越南,后转渡印尼经商,成为华侨。

  小刀会失败后,清王朝对群众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戮及童稚,刀钝而不血,则并缚数人而投之河”,真是惨绝人寰的暴行!江源家乡珠浦村,被纵火延烧三昼夜,编程一片火烧埔,原是六百多户的大村庄,劫后只余几十户住家。至今珠浦村仍有一个角落名叫“火烧埔”,就是当年清王朝血洗珠浦村的遗址。

  闽南小刀会从18507月由同安归侨陈庆真开始组织活动,至1858年宣告结束。经过八年多轰轰烈烈的浴血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政权。它是闽南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小刀会宗旨

  道光廿六年阅读洪秀全师伯之格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深受启示。我觉得可以学其劝世良言,旅番归唐,在故里锦宅、石美等地,聚集亲友金兰结义,创立“天地会”。经义兄弟之倡议,开设得美武术馆,并拟定对联曰:“得武馆志将紧握干戈,诛尽贪官;美艺宛新秀大显身手,拯救黎民”。

  闻鸡起舞习武艺,秉烛达旦练苦功;

  一拳打死贪官吏,十分善政爱黎民。

  遵纪护民传美德,求师学艺扭乾坤;

  得志雄心创伟业,美名妙拳传千秋。

  勤学武艺如猛虎添翼,奋勇攻战似骏马扬蹄。挥舞大刀显神威,旌旗招展凯旋归。

  得道多助建万里江山,美誉传播奠千秋大业,但愿苍天时庇祜,祈求吉庆军平安!

  ()小刀会健将

  黄得美——统领       位——军师兼元帅

  江源嫂——监军       潮——副元帅

   宏——副军师      霸——东路将军

   茂——东路副将军    晚——南路将军

   沙——南路副将军   蔡懋昭——东南路将军

  陈自来——东南路副将军 廖有才——东北路将军

  黄必显——幕宾      黄宗礼——幕宾

  康智堂——幕宾      李宣杰——司席  

  谢庚辛——司席      谢德乾——器械

  陈维宾——器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