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强产业、拓平台、引资本、优服务,打造投资创业梦想舞台
银城智谷推动实现产业集聚,更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
厦门科学城I号孵化器引来众多“高研值”项目,推动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聚集区。
同安不仅是厦门“跨岛发展”的桥头堡,更是广大客商投资创业的梦想舞台,图为同安滨海新城。
“9·8”金钥匙如约转动。同安,作为厦门历史文化发祥地和经济发展先行地之一,正以空前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全球的合作机遇。
在这里,产业链条不断延展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交织成网;在这里,发展空间与平台载体叠加放大,为好项目大项目落地提供充沛承载力;在这里,金融资本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资金与项目“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在这里,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可预期、可持续的营商环境。
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去年迈上800亿元台阶,过去10年连跨6个百亿级台阶,培育出新能源、机械装备、时尚消费品、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等5条百亿级产业链,形成了“4+4+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框架,跻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4.4万家,同比增长10.05%,企业56211家,个体88356家,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
从千年银城到富美同安,从传统商埠到投资热土,当下的同安,不仅是厦门“跨岛发展”的桥头堡,更是广大客商投资创业的梦想舞台。今天,让我们解读同安投资密码,触摸这片发展热土所蕴藏的无限机遇。
强链补链延链 产业集群聚势成峰
眼下,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乐佳”)正值全年订单高峰期。厂区里,600多种品项的健身器材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整机,正等着装箱、进港、出口,从同安发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康乐佳产值达2.768亿元,同比增长34.23%。康乐佳总经理特别助理魏奇凡分析,下半年出口订单将迎来暴增,全年产值预估可达6亿元。面对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康乐佳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依托同安健身器材产业链的完备生态,赢得从容与主动。
以康乐佳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就能找到钣金件、五金标准件、注塑件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同安辖区内可实现80%的零部件供应,大部分采购需求在半小时车程内即可解决。魏奇凡说:“成熟的本地供应链,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还节省了时间,这对我们争分夺秒抢订单很重要。”
如今,同安涌现出康乐佳、蒙发利、群鑫机械、任和运动等一批健身器材龙头企业,全区健身器材企业及配套企业有数百家,形成了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出口基地。从个别龙头到集群崛起,这条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折射出同安在推动强链、补链、延链上的持续努力。
近年来,同安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系统谋划“4+4+1”产业链群,逐步构建起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时尚消费品、机械装备、商贸物流等四大支柱产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文旅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面向新风口新模式的未来产业。
不仅如此,同安还着眼于更细分、更精准的产业链培育。今年来,该区围绕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紧密衔接市级22+N个细分领域产业图谱,立足本区区情提出新型储能、食品加工、智能家居、文旅创意、啤酒等13个细分领域,编细编实产业图谱,梳理同安发展“家底”。
凭借一支涵盖58家龙头企业、24家行业协会、36位智库专家的图谱编制工作队伍,同安区将不同产业领域关键信息可视化呈现,形成数量多、种类齐、覆盖广的招商目标企业库,为策划招商项目、制定招商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同安区深入推进产业项目攻坚、投资项目攻坚“两个攻坚”工作,策划生成投资攻坚项目692个、产业攻坚项目 800个,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产业投资占比超五成。接下来将继续围绕“图谱—招商—前期—建设—投产—跟踪”全链条推进,全力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载体多元布局 发展空间释放潜能
今年5月,同安滨海新城银城智谷新添重磅成果:I-1地块B15栋引入海熹跨境电商产业园,将聚焦服装、鞋帽等福建优势产业,为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训。
依托这一全新载体,银城智谷近期面向跨境电商上下游企业抛出“橄榄枝”:推出I-1及I-3地块限时折扣,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跨境电商企业制定差异化优惠策略,并配套联合办公、加速孵化等灵活模式。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银城智谷欢迎跨境电商企业把这里作为发展新高地。“我们希望企业在这里不仅能活下来,更能走得远。”作为银城智谷运营方,厦门城投数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来表示,目前正在打造覆盖创业全过程的生态体系,让初出校园的创业者、谋求转型的传统工厂、迅速扩张的新兴卖家都能找到适配的发展路径。
“创业初期最怕的是摸不着门路。园区的孵化体系让我们从选品到运营都有清晰路径,大大节省了试错成本。”海熹跨境电商产业园一位初创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同安区大力拓展产业平台载体的意义。
近年来,同安滨海新城依托“三谷”和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等产业平台载体,鼓励创新成果、项目、企业在平台空间落地。如今,美峰创谷、银城智谷、环东云谷“三谷”已入驻企业约800家,不仅实现产业集聚,更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爱琴海购物中心、苏颂医院以及环东浪漫线等配套设施吸引着众多“新同安人”;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储备入库“高研值”项目300余个,累计引进落地117个项目,推动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聚集区。
放眼同安全域,这片占厦门近四成陆地面积的热土,多元平台载体为不同企业提供相宜的发展空间。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厦门时代、海辰储能、新能安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同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近日迎来4个项目集中开工,有效整合时尚消费产业链资源;同安古城突出文旅融合发展方向,首批策划生成9个拟开工项目和1个业态提升项目;西湖片区、汀溪文教区等新兴区域更是预留广阔空间,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充足支撑……
金融深度赋能 资本活水精准滴灌
6月,同安区同创基金首个股权直投项目落地,完成对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鸿基伟业” )的战略投资,标志着同安区国有资本精准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投资,同创基金携手恒旭资本、台商基金、观砚资本等实力产业方共同增资入股鸿基伟业,不仅体现了国有及产业资本对鸿基伟业技术创新实力与广阔市场前景的认可,更是同安区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抢占产业高地的有力宣示。
在同安,金融赋能正逐渐成为企业成长的常态化支撑。今年7月,同安区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迎来升级——在去年设立“同研”与“同信”两大基金的基础上,增设“同链”“同保”“同创”基金,形成五项“同字号”政策工具,逐步实现“研发—增信—产业链—保险—融资”全链条资金赋能。
金融资本活跃程度,往往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热度最直观的维度。2022年4月,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在同安滨海新城环东云谷揭牌,集结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证券、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配套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关联服务机构,构建起“资本+服务+场景”协同联动的金融产业生态圈,为企业提供从孵化到上市的全周期支持。
如今,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形成覆盖新能源、新消费等重点产业的“一产业一基金”体系,覆盖从早期创新到成熟扩张的各个阶段,精准对接不同产业需求。2024年以来,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新落地规模超百亿的宁德时代碳中和基金、全市首只闽台合作的中金旺旺产业基金、全市首只专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国升银城文体旅基金、全市首只聚焦农业创新创业的市级农业科创基金等多个标杆项目。目前,基金湾区已落地基金总规模超400亿元,继续保持每年规模翻一番的增速。
在以金融助推发展的同时,同安区还着力扫清金融纠纷障碍。全市首个区级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同安区枫桥驿站于4月成立,整合司法、金融监管、行业协会等资源,建立一站式纠纷调解平台,通过“线上云调解+线下面对面”模式,完善“预防+调解+赋能”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服务提速提质 营商环境近悦远来
6月11日,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四个项目业主同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同步完成土地交付与产权登记,实现了一篮子工程项目拿地交证“零时差”。
“5月26日摘牌成交,到6月份就拿到了‘三证’,这可以证明同安政务服务水平有多高,让我们对在同安发展很有信心。”厦门岱锐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华说,扎根同安的理由,不仅是同安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更重要的是,同安各级政府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都提供了切实支持,有着优良的营商环境。
早在同安区“全馨办”团队获悉企业拿地意向之初,便锚定“交地即交证”目标,集结多部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保障,梳理30多个审批环节,通过流程再造、集成办理,实现“串联”变“并联”,成功推动“企业跑”变“部门动”,“多趟跑”变“一次跑”。
随着时尚消费产业园多个项目“打包落地”,这种“交地即交证”模式将逐步成为同安新常态。事实上,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帮代办服务,是同安区“全馨办”团队自2020年成立至今的坚持,累计已为1700多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
一系列“全市首推”成果是同安区“全馨办”把服务做实做细的注脚——“验登合一”审批模式实现多个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领取全部证照,压缩时限近 90%;“拿地即开工”模式助推厦门时代项目从摘牌到开工用时仅12天;“分期联合验收”模式助推海辰项目(一阶段)从开工到竣工投产用时400多天,比合同约定提前500多天……
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同安区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服务措施。该区于今年初针对工业稳增长、科技创新、商贸业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惠企政策,还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育九项措施》,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体系,为企业和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和安居环境。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擦亮“金牌店小二”“全馨办”“银城商事通”等优质服务品牌,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和人才心无旁骛谋发展。
链接
18个项目开竣工
总投资77.3亿元
项目落地,就是企业对同安发展环境的最大认可。9月5日,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厦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举行,同安区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共18个,总投资77.3亿元。其中,集中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33.6亿元,集中竣工项目8个,总投资43.7亿元。
在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一次性开工的四个项目引人瞩目——维发股份项目、岱锐斯项目、凯笛项目及天之娇项目,总投资1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作为同安打造新消费产业集群的新抓手,时尚消费产业园将整合相关产业链资源,打造产业基地,提升同安区在时尚消费领域的影响力。
厦门维发股份有限公司已扎根同安11年,此次增资扩产项目再次选择落地同安。其项目总投资4亿元,拟建设箱包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基地,项目投产后将为企业带来更良性的增长、更强大的供应链以及更广阔的市场。维发公司董事长李佳松表示,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的建设具有前瞻性,也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供应链上的优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