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街道:三举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传

文章来源:大同街道 日期:2025-09-16 09:07
字体显示:[ ||]

  2019年起,依托同新步行街、双溪公园出行便利、人流量大的优势,区实践中心联合大同街道同新实践站创新打造“讲古仙”队伍,在全市率先采用“方言讲古”模式即“闽南语+普通话”,融合布袋戏、答嘴鼓等非遗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日常休闲场景,构建开放共享的“精神加油站”——“双溪讲古场”。

  一是打造“沉浸式”服务,让文化“可触摸”。突破传统室内宣讲,借双溪公园榕树绿荫,创设“讲古实践岗”与开放式“榕树剧场”,延伸阵地至群众聚集区。实行“日间讲古+夜间放映”机制,日均开放达12小时,做到79%群众顺路参与;周末、寒暑假联动开展青少年实践活动,爱心茶水铺服务游客与环卫工人,营造便利参与环境。

  二是融入“共创式”场景,让群众“当主角”。挖掘吸纳抗战亲历者、民俗专家、985高校专家学者等人才,构建多层次、宽领域“讲古仙”师资队伍150余人,采用“普通话+闽南语”讲古模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场景共创”融合布袋戏表演、南音、答嘴鼓等闽南非遗艺术形式,将深奥理论“化大为小”“化繁为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融合“多元化”实践,让传播“可复制”。在“讲古实践岗”基础上,整合宣讲、观影、便民服务、文明引导等功能于一体,做到场景使用率最大化,“双溪讲古场”成为同安文明实践的固定文化地标。双溪讲古创新“三维”服务模式,让党的理论、本土文化“贴地飞行”,探索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