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响应民需,锚定目标推进改造。以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方案为指导,街道、社区联合辖区物业,将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作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小事”。自2022年街道成立起,便以打造垃圾分类典范生活区为起点,探索“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模式,历经三年实现从试点到社区全域16座垃圾屋、2座垃圾亭的全覆盖。
二是科学规划,双管齐下破解难题。坚持“因地制宜、方便居民”原则规划投放点,针对居民不理解问题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一方面通过入户沟通、摆摊宣传、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做好居民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升级硬件设施并强化管理,将露天垃圾桶改为密闭式环保垃圾屋,建立保洁、网格、项目负责人三级督导机制,同时配备高效除臭设备及洗手池、雨披、照明灯等人性化设施,以实际成效获得居民认可。
三是机制保障,长效推进深化成效。通过“三管齐下”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四级联动机制保障工作推进;开展社区常态化交叉互评,形成“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工作人员实地查问题、交流学先进;针对城市小区、农村、城中村等不同区域特点开展精准化业务培训,确保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系列机制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长久实效,街道工作也获得外界关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