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发、蔡*辉委员:
《关于加强我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建议(2并1)》(重点提案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区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名家辈出,《同安县志》、《同安医药卫生志》记载的名医就有30多位,北宋医药学家吴夲,世界伟大科学家、天文学家、药学家苏颂都出生在古同安。同时,我区中医药资源禀赋丰沛,中药材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丰富、质地优良,辖区涌现出厦门中药厂、鹰君药业、金日制药等著名中药企业。同安区也是全市唯一设有区级中医院的行政区,中医药是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特色。
目前,我区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多元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亟待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繁荣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满足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关于加强我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建议(2并1)》(重点提案3号)的建议,从我区苏颂中医药文化、吴夲慈济文化、中医药资源和北部生态圈等方面阐述了我区挖掘中医药文化传承优势,同时存在工作深度和广度不足等方面问题,提出建设苏颂中医药博物馆、国医馆、中医药文化康养小镇和加强本地中药材资源收集,推广、扶持中草药种植基地、支持药膳堂开设和加强本草科普等方面的具体建议。提案对于我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拓展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收到该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把做好该建议的答复工作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的有力推手,第一时间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及时与协办单位沟通协调,达成共识。
二、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同安区依托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中医药宣传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家庭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健康养生理念,2015年成功获评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高分通过复审,2022、2023年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创建中坚持把中医药文化传承作为推进全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以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区中医药文化品位和优势,重点打造七大名片,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一是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名片。近年来,市、区两级围绕中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前沿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措施。《厦门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动中药品质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厦门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同安区重点发展方向为中药及天然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我区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编制的《厦门市同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生物医药与健康作为我区重点发展产业链,重点发展中药及天然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生产。二是打造苏颂中医药文化名片。作为苏颂故里,我区已连续举办了12届苏颂文化节,2023年苏颂文化节以“博闻本草 银城开新”为主题,聚焦本草文化,通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苏颂本草温泉季、本草美食季、本草研学季、惠民义诊行、校园科普行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挖掘苏颂精神的内涵,讲好厦门本草故事,链接两岸本草文化。全面实施“苏颂工程”,加快建设苏颂天文馆,建成苏颂医院、苏颂大道、苏颂书院、苏颂本草园等一系列以“苏颂”命名的文化新地标,扩大苏颂文化影响力、辐射力、传播力。2024年在当前我区财政资金较为紧张情况下,区财政全力保障全区中医药相关补助及专科建设经费2614.72万元(不含基础建设类项目),积极做好我区中医药文化传承拓展,加强中医“名医”培育,全力支持区级中医医院发展。三是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名片。推出“同安文化寻根十大精品路线”之“正简流芳”,串联苏颂相关的景点场馆,供游客了解苏颂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就。区文旅局、总工会联合推出十条同安区乡村游精品线路,其中“历史文化之旅”、“浪漫花艺体验之旅”等线路推荐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鑫美园。区文旅、卫健局联合厦门市中草药学会,在鑫美园举办同安区2023年、2024年山药品鉴采摘文化节活动,包括苏颂本草园授牌、山药主题研学、健康咨询、山药采摘品鉴等活动,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利用《打卡同安文旅》《走起,同安》短视频采制平台,拍摄芦山堂、苏颂公园等苏颂相关场所和古迹,进一步宣传苏颂中医药文化。四是打造本地中药材产业名片。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中草药材,把发展同安的中药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加以引导和扶持。打造鑫美园“苏颂百草园”中药种植基地,园区集合闽南常用特色青草药400余品类。厦门鹰君药业有限公司在莲花镇建设全国最大的万亩林下铁皮石斛仿野生基地,在树干上附生种植铁皮石斛的同时,林下种植草珊瑚、三叶青等中药材;厦门加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坤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莲花镇美埔、澳溪村和汀溪镇前格村原始森林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拉动我区绿色经济发展。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依托同安丰富的中医药市场和基地,开发了以“八宝丹、新癀片、肾舒颗粒、海珠喘息定片”为代表的传统名优中成药,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消炎止痛中药生产基地。五是打造中医药本地资源名片。我区中医药文化群众基础好,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区政府十分注重挖掘、整理、总结民间中医药知识和技术,鼓励名老中医总结经验,先后整理出《同安民间中草药方集》三集共771方和《常用中医治疗手册》。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同安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共采集制作腊叶标本353种1056份,上传到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合格标本353种,编写了《同安区中药资源志要》。全力支持区中医院作为中医养生、保健和推广基地,2024年4月和6月区中医院成功入选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让人民群众更深刻认识中医药、更相信和使用中医药,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医药。六是打造汀溪镇康养小镇名片。我区历来坚持绿色发展,做大做强厦门北部生态产业,打造同安区乃至厦门重要的旅游和康养目的地。汀溪镇是住建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市对特色小镇建设要求,结合同安北部生态圈等,汀溪特色小镇卡位“生态汀溪-康养小镇”,以健康产业、养生、养老、度假为核心产业,并引入市联发集团,合作打造康养特色小镇,建设健康产业研发基地和康养产业,成为厦门健康休闲度假村、健康产业聚集区和高端健康老人疗养区。七是打造同安地域特色“一桌菜”名片。印发《同安区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积极设立同安区新闽菜产业发展促进会,鼓励企业发展药膳与新闽菜融合,依托同安地域特色,寻找区域老中医共同挖掘药膳文化,促进本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特色产品消费,传播药食同源饮食健康理念,让本草文化助力闽菜新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近年来,我区虽在继承发扬本地区千年中医药优势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挖掘本地区中医药文化资源还不够深入,推动中医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按照市、区有关规划要求,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持续擦亮苏颂、吴夲中医药文化名片,定期举办文化节活动,持续深入挖掘本地区中医药文化内涵,弘扬中医药文化。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持续开展中医药宣传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家庭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三是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中医药特色农业,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地,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提升品牌影响力。四是深挖中医药文化旅游潜力,继续推进同安区中医药文化与旅游、康养、餐饮等项目有机结合,拓展中医药产业新业态。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