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忠委员:
《关于促进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第20250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源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促进社会发展、创新创业、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安区民营企业贡献了40%以上的税收、吸纳了60%以上的劳动就业、占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
您针对同安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引导企业制度创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3个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措施与成效
(一)引导民营企业现代化创新。一是聚焦创新研发方向。同安区大力营造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浓厚氛围,今年来已成功举办“AI创变新质力,智启同安新未来”主题沙龙、启动厦门科学城·同安区第三届科技服务节、组织专精特新专题培训会,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9个,推动2批次5个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纳入市级“白名单”,同安区积极呼吁、指导民营企业聚焦前沿技术与发展方向持续深挖潜力,努力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应用场景创新策划,促进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二是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推动企业试点数字化转型,成立同安区数字产业联盟,联动数字化服务商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今年以来推动24家民营企业进入改造流程;开展“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行动,向368家企业发送数字化转型诊断问卷,已完成诊断超100家,形成诊断报告94家。三是加强企业上市培育。今年以来深入调研嘉戎技术、容大合众等5家辖区优质企业,精准提供上市资源对接服务,其中容大合众预计将于今年6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全区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43家,形成良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梯队。
(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推进惠企政策见效。今年来同安区陆续出台多项惠企扶持政策,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鼓励企业稳产增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研发机构建设、紧抓人才吸引培育等多个方面助推民营企业综合全面发展;采用“线上精准推送+线下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各级各类扶持措施及产业资讯,助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已举办政策宣讲活动3场,通过同安发布、同企云等平台发布惠企政策宣介推文96篇,针对本区40余家龙头企业汇编精准细化政策措施,确保民营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二是完善靠前服务机制。贯彻落实“一网通办”服务机制,全面打造“全馨办”品牌,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巩固经营主体“一件事一次办”“跨区迁移一件事”等创新举措成效,全市率先实行“四证同发”,提高办事效率,今年以来为70余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协调解决117个问题、28个“窗外”事项诉求,共完成39个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施工合同额超30亿元。为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同安区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梳理全区21家重点外贸企业,区领导挂钩开展跟踪服务,制定“一企一册”综合运用市区两级的工业稳增长、商贸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发展、技改数转等相关的扶持政策工具,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着力稳定我区外贸基本盘。三是提升柔性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清单,开展片区联合执法试点工作,减少多头、多层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66次,减少对商家企业检查次数130余次;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工作,依法推行涉企行政执法“轻微不罚”,今年以来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54起,减免罚款超40万元。
(三)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同安区用好用活“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构建融资供给矩阵,每月组织开展政银企座谈会,推动融资需求对接,截至4月底全区完成技术创新基金业务放款34笔、金额4.83亿元,完成供应链协作基金业务签约16家、金额2.73亿元,提供增信基金备案服务373笔、金额6.57亿元。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活动启动以来,前后形成5批融资需求“推荐清单”共481家企业,协调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并联审批,加快办理银企对接签约放贷。协助民营企业办理完全产权手续,提高厂房融资额度,2024年以来已为12家通用厂房企业办理手续,预计提高融资额度5660万元。推动民营企业纳入市级供应链协作基金白名单享受融资优惠,目前同安区96家企业纳入商贸子基金白名单,14家企业申请供应链协作基金,金额超16亿元。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正式实施,对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安区将全面实施法律规定,确保民营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着力优化民企发展环境。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部署,全面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贯工作。举办2025年厦门(同安)企业家日专场活动,延续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宣传惠企政策,了解企业经营难题,想方设法扶企助企,推动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强化“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运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适时推出区级配套政策,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银担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加大信贷投放,进一步提升惠企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协同发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扩大有效投资,助力我区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二)加强惠企政策宣贯兑现。继续针对民营企业做好“一企一册”精准化扶持政策汇编及宣传,定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适配度;用好“同企云”服务平台,采用“即申即享”、“免申即享”等快捷便利方式及时兑现区级科技政策各相关事项,专人做好政策兑现过程服务指导,实现企业“最多跑一趟”即可获得政策资金,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实现科技政策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初衷。
(三)靠前服务做好规范引导。持续深化拓展“一件事”集成套餐,推动“集成式办税云枢纽”提质,减轻民营企业手续办理负担,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多元联动调解,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依托科学城同安片区,举办同安区第三届科技服务节各项活动,谋划举办同安区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共商同安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同安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兴产业链构建、与厦门科学城联动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良武
联系人:高跃洋
联系电话:7310919
厦门市同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5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