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2024年工作情况
2024年,街道坚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为街道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引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1、强化思想引领。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常态化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街道干部教学培训、党纪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有效提升全街干部的法治素养与能力。2024年召开法治理论学习10余次。
2、压实第一责任。街道主要领导切实担起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与实践者角色,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等相关规定,将法治政府建设置于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进行系统谋划,精准定位法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细化年度工作要点。党政联席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年召开4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化解问题。
3、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通过选聘同翔律师事务所为街道的法律顾问团队,严格落实外聘法律顾问坐班制度,2024年法律顾问团队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件,审阅合同并出具相关意见446份,参与会议58场,开展法治讲座6期,充分发挥外聘法律顾问作用。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立足各村居便民服务工作实际情况,采用基础型、标准型、标杆型“三步走”的创建方式,全力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及村(居)便民服务站的高标准建设。规范设置综合服务区、等候区、政务公开专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在制度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完善首问负责制、帮办代办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统一的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规范。目前,已构建“1+11”的街道及村居便民服务模式,全街11个便民服务站“基础型”建设达标率达到100%,为后续向标准型、标杆型的进阶筑牢了坚实根基。
2、多元化服务满足需求。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积极拓展各类增值服务。在硬件设施上,大厅设置了免费复印区,为群众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同时,还增设延时服务岗、党员服务岗、台胞绿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服务台、志愿服务驿站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设施;在服务渠道方面,积极推行预约服务、电话服务、线下线上双服务以及快件寄递等便民办事渠道,多维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与满意度,让服务触手可及。
3、一站式受理优化流程。中心全力推进“一站式受理”模式,通过整合多个部门的业务窗口,设置无差别综合受理与帮办代办等2个综合窗口,实现业务集中办理。积极推广各类政务小程序、APP,助力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指导群众通过小程序或APP便捷办理准生证、就业创业证、家庭共济等事项,进一步群众的办事体验,让办事流程更加简便快捷。
4、帮代办服务传递温暖。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的便利程度,中心围绕 “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 的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帮代办服务模式。通过“医保服务帮代办”、“银城商事通”帮代办,实现群众办事“零门槛、零距离、零障碍”。此外,依托村(居)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楼道长等,在11个村(居)便民服务站组建帮代办队伍,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的全程帮代办服务,实现群众办事由“多跑腿”到“零跑腿”的转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
(三)强化法治服务,营造基层治理和谐局面
1、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通过建立建设综治中心,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着力构建维稳防线。同时,针对凤祥社区存在商家虚假宣传、公共空间、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引发的商居、邻里矛盾较多的情况,总结提炼形成“178”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今年以来,街道通过建立月矛盾纠纷专题会议制度,坚持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消除隐患等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了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稳定人心、巩固稳定。2024年,辖区调解案件总数331件,调解成功303件。
2、严格落实帮教措施。把健全工作网络作为安置帮教基础来抓,通过完善帮教制度、定期联系制度、联合帮教等工作制度,做到帮教工作规范化。认真落实一人一档、每季度精准画像动态评估、不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和辅导,协助困难对象申请低保等教育帮扶措施。2024年,常态化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比对,有效减少脱管和漏管等现象的发生。目前,共接收安置帮教对象34人,其中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2人,刑满释放人员22人,全部完成安置,情况稳定。
3、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深化“法律六进”,以宪法宣传周、3月综治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为契机普法进学校、进社区,为学生、社区居民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各类宣传咨询服务。通过印制彩色宣传单6万份,制作宣传抽纸3万份,在制作宣传抽纸时,街道从拉近与群众距离的角度出发,制作两个不同配色的版本,利用当下网络热门的谐音梗搭配上可爱插画。例如“祥平街道助你抽走压力,纸定暴富”“最爱祥平”等轻松俏皮的标语,提高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知晓,得到村(居)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辖区11个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邀请法律顾问参与疑难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起到积极的效果。
4、强化法律援助落地。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法律援助工作,村、社区调解主任兼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形成街、村两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同时,强化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引导和帮助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向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配合援助律师调查取证,提供服务,安抚当事人及家属情绪。运用“148”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为需要帮助的群众答疑解惑,有效缓解不满对抗情绪,引导咨询者走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耐心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62人次。
二、存在问题
我街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街道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能力还需在加强,学法用法“领头雁”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覆盖面仍需扩大;执法人员的法治学习培训有所欠缺,专业领域人才较少,行政执法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祥平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持续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推动《厦门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各项任务圆满收官。二是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提升立法工作质效,助推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三是加快推动政府转职能提效能,提升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法治化水平,持续规范和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四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五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多元共治夯实法治基础,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