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各校(园):
为贯彻落实《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厦门市同安区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局制定《厦门市同安区教育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
2025年1月22日
厦门市同安区教育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厦门市同安区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附件1:厦同安字〔2025〕2号)要求,特制定同安区教育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职责
组 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
副组长:区教育局保卫科、基建室、民管办负责人
成 员:公办校(园)分管领导、民办校(园)法人
二、整治时间及整治范围
即日起至2025年6月底,对校园涉及有限空间(密闭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整治,聚焦重点部位和区域开展。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或者探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
教育系统存在的有限空间主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学校的地下室、化粪池、隔油池、消防水池、窨井、检修井、集水坑、电梯基坑、电缆沟等地下有限空间,以及吊顶、中央空调风管、厨房排油烟风管、生活水箱、消防补水箱、中水水箱等地上有限空间和锅炉等封闭半封闭设备。
三、任务分工及重点整治内容
(一)任务分工
1.区教育部门牵头,区市政园林部门配合,负责对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内供水、排水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
2.其他有关学校单位负责其监管范围内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
(二)重点整治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方面:开展有限空间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狠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落实、聚焦作业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强化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完善安全设备设施配备、加强问题隐患举报奖励。
2.用工管理方面: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劳务派遣及灵活用工人员必须纳入统一管理、外包外租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必须规范签订。
四、工作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5年1月11日至1月17日)
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并大力宣传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常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的舆论氛围。
(二)检查整改阶段(2025年1月18日至5月31日)
各校要结合实际对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开展全面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跟踪督促整改,确保问题隐患见底清零。对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作业。(注:相关隐患整改情况,请扫描二维码附件2:《XX学校2025年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三项清单》填写汇总)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各校要对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找准根源症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认真加以提炼,固化为制度规范,不断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责任。各校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系统进行安排部署,细化整治措施,压实工作责任。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推进专项整治。要结合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自查自纠,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抓实隐患整改。各校要落实监管职责,切实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联动机制作用,充分形成工作合力。对新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以及“回头看”发现的问题,要督促限期整改,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做好未整改期间的保障措施,坚决防止小隐患变成大问题。
(三)提升检查质效。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推进精准检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批同意方可恢复作业。
(四)加强督导问效。要对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进行全过程督导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明察暗访。要综合运用周报告、月调度、通报约谈等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和用工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细。
(五)营造宣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依托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举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