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5103-52-01-2024-003
    • 备注/文号:同工信〔2024〕11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同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3-28
    厦门市同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同安区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时间:2024-03-28 11:36

    本局各科室、各中心、区供销社、各工贸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同安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同安字〔2024〕1号)、《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工信安全〔2024〕30号)、《厦门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商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商务〔2024〕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系统实际,紧扣“三定”方案明确的部门职责,我局制定了《厦门市同安区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厦门市同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3月28日

      厦门市同安区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同安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同安字〔2024〕1号)、《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工信安全〔2024〕30号)、《厦门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商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厦商务〔2024〕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实,常态化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生产管理效能显著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工信系统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强化安全理念,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根据部署安排,重点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批集中培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探索制定履职评价考核系统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近三年发生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解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二)持续拧紧责任链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联合齐抓共管部门共同做好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督促工贸企业利用厦门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双重预防工作,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能力和水平。及时将重大事故隐患信息通知到相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实行清单制管理并动态更新整改落实情况,推动照单逐条整改销号。督促工贸企业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对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完善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推动工贸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让全体员工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三)统筹抓好建设规划,开展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行动。配合相关部门提升危化品领域风险防控水平。动态排查整治老旧装置安全风险,健全线上线下融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长效机制。

      (四)深入开展督导检查服务。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帮助企业查漏补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结合日常调研走访工作,常态化督促指导企业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根据上级部署,由局班子成员分组带队,深入企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督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风险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五)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行动。加强对本系统单位人员、各企业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并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练;各企业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确保事故发生时人员得到有效的紧急救助。

      (六)大力推进管理能力提升,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和有关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定级制度,积极推动、引导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七)积极探索科技实战运用,开展安全科技支撑行动。聚焦突出重大风险隐患,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建设安全生产相关的科技创新平台,为解决影响生产安全的各类关键核心问题提供力量支持。

      (八)加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生产作为工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纳入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实施惩戒措施,不给予财政性政策扶持;企业明确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机制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退出机制,提升从业人员整体能力水平。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切实提升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能力。

      (九)强化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深化提升,强化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推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督促生产经营严格电气焊作业等特种人员管理,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操作;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个主题和目标,结合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培训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讲解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介绍安全生产和消防典型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典型事故教训吸取,提高企业和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意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积极推动治本攻坚行动有序开展,制定符合本系统实际的行动计划,推动治本攻坚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积极落实治本攻坚行动各项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二)强化部门协同。与各部门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协同开展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和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利用座谈交流、会议调研、工作提醒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在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宣传科普、行业自律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