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5107-30-01-2023-023
- 发布机构:厦门市同安区司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3-30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司法局认真落实省、区、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是全面依法治区稳步推进。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区委员会作用,推动出台《厦门市同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厦门市同安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确保法治建设各领域任务落地落实。压实部门普法工作责任,牵头制定涵盖44家区直部门、社会团体、司法机关、行业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巩固提升“大普法”工作格局。协调推进编办批复设立行政复议和应诉科,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02件,不予受理11件,转送29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09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组织全区执法事项较多的20家区直部门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培训,配合推进赋予镇(街)执法权事项改革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培训制度,完成全区331名行政执法人员申领省执法证。
二是全方位构建大普法格局。牢牢把握法治建设正确方向,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线学法活动,共有一千多人参加。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组织各全区法治干部到汀溪生态法庭参加“以庭代训”庭审观摩活动。加强妇女儿童法治教育,拍摄“我拍了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护成长”普法微视频,联合区妇联、区法院主办“宣讲到基层,送法进家门”妇女权益普法宣传月活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密码、保密安全宣传乡村行”普法宣传活动。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宪法,主办“宪法云展播 宪法进万家”活动,12·4宪法日“青少年与法”中小学生法治书法比赛吸引10万人次参与。今年来共开展普法宣传75场次,法治同安微信公众平台粉丝已达8.5万余人。
三是做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运行,完成8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制度、流程图、组织架构等上墙公示。积极协调推动镇(街)析置新增设司法所,新增设美林、新美、祥和司法所,其中美林司法所将于近期投入使用,“一局十一所”的法律服务框架初步构建。完成洪塘司法所搬迁和规范化提升,实施莲花、五显司法所星级达标提升,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落实法律援助持续降槛扩面,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9712人次,为社会贫弱群体及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2297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178.26万元,免收法律服务费用574.00万元。开展“法律援助关爱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活动,优化农民工讨薪等群体性援助案件服务新机制,持续做强法律援助优势品牌。推动同安区公证处进驻区行政审批中心窗口,拓展业务空间,单月收入创十年来最高。
四是服务保障全区中心工作。法治同安微信平台开通疫情法律知识“百问百答”、相关法律法规、疫情实时动态3个子模块,同时发挥区级疫情防控法律顾问团作用,为党委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重要法律意见和法律帮助,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服务保障跨岛发展战略,助力同安区洪塘镇B项目征拆,以我区法治动漫形象“法宝”为主体进行以案释法,引导群众积极配合、支持征收工作。主动融入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挂钩帮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村莲花镇西坑村,组织律师指导制定村集体资产处置方案,建设西坑村整村搬迁移民安置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组织342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参加线上学法考试,开展“和谐调解巡回课堂”暨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目前已走进4个镇(街)。司法部领导实地调研莲花镇军营村法治建设成效并给予肯定,汀溪镇顶村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司法局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巩固提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持续聚焦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着力做好“八五”普法中期考核工作,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抓好中央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法治参谋作用,加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力度和日常考核,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走深走实。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配强公证服务团队,继续做强公证品牌。完善法律援助领域特殊群体维权站(点)建设,做好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工作。二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推进新美、祥和司法所尽快建设投用,加大司法所星级评定的培育指导。积极参与平安“三率”创建,加强区人民调解员协会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和法律讲座,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三要突出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大局。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法律参谋、法律助手职责,做好日常法制审查、法律顾问工作,重点为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重大行政决策提供全过程高质量法律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