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5100-12-01-2019-009
- 备注/文号:厦同政办〔2019〕48号
- 发布机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9-11-27
各镇(街、场),区直各办、局,各有关单位:
《同安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27日
同安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
长效工作机制方案
为深刻吸取“三合一”场所火灾事故教训,固化2017年以来的整治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整治,保持对“三合一”场所的高压整治态势,坚决遏制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我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基层单位执法检查、购买服务排查、微型消防站巡查、隐患综合治理等多渠道方式方法固化“排查—整治—回潮—复查”的常态闭合整治模式,推进“三合一”整治活动向纵深开展,实现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分离,保持我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建设“富美同安”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在区“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区“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办(以下简称“三合一”整治办)组织和协调全区“三合一”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各镇街和“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分工负责,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实。
三、整治范围
(一)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及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且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重点整治以下形式:
1.生产型“三合一”场所:在工厂生产车间或者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在自建民房、商品房或出租房屋内从事加工生产,从业人员生产住宿在同一场所内。
2.经营型“三合一”场所:在商住楼、临街商业用房或自建民房、出租房的店面商铺,从业人员留宿、店家合一。
(二)已经整改完毕的“三合一”场所,列入回访检查的范围,严防回潮。
四、工作机制
(一)组织推动
各镇(街)要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对“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常抓不懈,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强化整治责任,明确排查方式、落实整改措施,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完善“五包干”制度,包片、包点、包村、包厂、包店,确保每一处排查发现的“三合一”有专人跟踪督促整改并定期回访。公安、应急管理、建设、资源规划、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文旅、消防、电力、供水等部门单位依照《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同安区“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同政办〔2017〕46号)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
(二)排查整治
1.多种形式开展排查。区“三合一”整治办及各镇街可通过开展购买服务进行“三合一”场所排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对全区8个镇(街)进行滚动排查兼以开展消防入户宣传,发放消防宣传单及“三合一”场所安全告知书;各镇街、工业区管委会、工信局等镇街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站、安监站、城管中队、市场监督管理所、镇级专职消防队、社区网格员、微型消防站等基层力量要将“三合一”场所排查纳入日常工作检查中;各渠道发现“三合一”场所和回潮现场要进行隐患登记、拍照取证,制作成统一样式的电子及纸质版台账,第一时间上报各镇街消防工作站,并由消防工作站汇总至区“三合一”场所整治办进行通报。
2.合力督促整改。各镇(街)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按照“整治存量,抑制增量”的原则,联合应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公安、消防大队、电力等职能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和宣传引导工作。各镇街对检查中发现的“三合一”场所,要立即清理劝离住宿人员,或者对照整治技术标准,采取硬隔离防火墙建设,隔墙上不开设任何门窗洞口,做到人场(生产、仓库、经营场所)完全分隔,疏散通道分开;要发动村居微型消防站每月对已在册“三合一”场所至少开展一次巡查,每月28日前将当月开展情况(附件)上报区“三合一”整治办,形成长效机制;要对整改合格的“三合一”场所,明确日常监管责任人,严防“回潮”;要建立整治工作档案,做到一家一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跟踪督促整改,做到内容资料齐全,有整改通知、有复查结论、有回访登记。
(三)督导检查
区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区“三合一”整治办将适时组织人员,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对“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将通报全区,并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评和综治考评。各镇街“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对本辖区、本行业的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三合一”场所消防隐患的危险性,切实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经验,查找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细化工作任务。
(二)加强综合治理
公安、应急、市场监管、建设、城市管理、消防、电力、供水等部门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多管齐下,共同抓好“三合一”场所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
区委宣传部、电视台、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融媒体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三合一”场所的火灾案例、整治工作危害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开展整治的有效办法,保持“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的整治氛围,各镇(街)要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宣传融入其它宣传工作,应急管理局要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宣传纳入安全生产宣传工作,配合“七进”活动的开展。
附件:同安区“三合一”场所排查统计表
附件
同安区“三合一”场所排查统计表
序号 |
镇(街) |
村 居 |
|||||
1 |
大同 |
同新社区 |
|
西安社区 |
|
三秀社区 |
|
后炉社区 |
|
溪边社区 |
|
城西社区 |
|
||
凤山社区 |
|
北门社区 |
|
西池社区 |
|
||
新丰社区 |
|
溪苑社区 |
|
东山社区 |
|
||
碧岳社区 |
|
朝元社区 |
|
田洋村 |
|
||
古庄村 |
|
顶溪头村 |
|
东宅村 |
|
||
下溪头村 |
|
康浔村 |
|
思同路 |
|
||
2 |
祥平 |
西溪社区 |
|
陆丰社区 |
|
祥平社区 |
|
云溪社区 |
|
祥晖社区 |
|
杜桥社区 |
|
||
祥文社区 |
|
凤祥社区 |
|
祥桥社区 |
|
||
阳翟社区 |
|
凤岗社区 |
|
西洪塘社区 |
|
||
西湖社区 |
|
溪声社区 |
|
过溪村 |
|
||
卿朴村 |
|
瑶头村 |
|
|
|
||
3 |
西柯 |
西柯社区 |
|
丙洲社区 |
|
吕厝社区 |
|
浦头社区 |
|
下山头社区 |
|
埭头社区 |
|
||
潘涂社区 |
|
洪塘头社区 |
|
后田社区 |
|
||
官浔社区 |
|
美人山社区 |
|
滨海社区 |
|
||
怡海社区 |
|
金海社区 |
|
东海社区 |
|
||
西浦村 |
|
美星村 |
|
工业园 |
|
||
4 |
新民 |
乌涂社区 |
|
兴店社区 |
|
梧侣社区 |
|
后宅社区 |
|
西塘社区 |
|
四口圳社区 |
|
||
湖安社区 |
|
禾山社区 |
|
洋厝浦村 |
|
||
西山村 |
|
蔡宅村 |
|
湖柑村 |
|
||
柑岭村 |
|
溪林村 |
|
凤南 |
|
||
5 |
洪塘镇 |
石浔社区 |
|
龙东社区 |
|
龙西社区 |
|
洪塘村 |
|
三忠村 |
|
苏店村 |
|
||
新霞村 |
|
郭山村 |
|
龙泉村 |
|
||
新厝村 |
|
新学村 |
|
苏厝村 |
|
||
大乡村 |
|
下墩村 |
|
塘边村 |
|
||
埔后村 |
|
|
|
|
|
||
6 |
五显镇 |
香溪社区 |
|
竹坝社区 |
|
侨安社区 |
|
垵炉村 |
|
下峰村 |
|
布塘村 |
|
||
店仔村 |
|
溪西村 |
|
竹山村 |
|
||
后垄村 |
|
军村村 |
|
后塘村 |
|
||
上厝村 |
|
明溪村 |
|
宋宅村 |
|
||
四林村 |
|
西洋村 |
|
三秀山村 |
|
||
7 |
汀溪镇 |
隘头村 |
|
路下村 |
|
褒美村 |
|
古坑村 |
|
西源村 |
|
荏畲村 |
|
||
顶村村 |
|
堤内村 |
|
半岭村 |
|
||
前格村 |
|
五峰村 |
|
汪前村 |
|
||
造水村 |
|
|
|
|
|
||
8 |
莲花镇 |
莲花村 |
|
白沙仑社区 |
|
蔗内村 |
|
内田村 |
|
后埔村 |
|
军营村 |
|
||
淡溪村 |
|
上陵村 |
|
西坑村 |
|
||
罗溪村 |
|
白交祠村 |
|
水洋村 |
|
||
小坪村 |
|
尾林村 |
|
云埔村 |
|
||
云洋村 |
|
澳溪村 |
|
溪东村 |
|
||
美埔村 |
|
窑市村 |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