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5207-11-01-2025-001
- 发布机构:新民街道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1-08
各村(居)、各部门:
今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防减救办明电〔2024〕
6号)、《福建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减办便函〔2024〕18号)要求,为做好我街道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能力本领
各村(居)、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主题,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各村(居)、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做好国际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突出社区、学校和教育设施安全建设,聚焦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动员全社会为年轻一代营造良好安全环境,切实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
二、活动主题
“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
三、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中旬。
四、组织机构
成立新民街道国际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安监站,负责街道国际减灾日活动的组织、督促、指导,综合协调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企业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
五、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多措并举构筑安全环境
(一)各村(居)、部门要坚持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组织开展与年轻一代学习生活密切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推动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对各级各类学校现有校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儿童游乐场所、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儿童和青少年活动重点场所要加强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评估,落实安全防控措施。进一步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尽快融入到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灾害防范等环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城镇燃气、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重要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意识和能力,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开展2024年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10月12日,我街道将组织各有关部门在西塘社区村部采取设置咨询展台、播放公益宣传片、安全猜字谜、发放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及宣传品等形式,组织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集中设展宣传,集中宣传防灾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今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安全知识和避险逃生技能等科普知识,解答社会公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弘扬安全发展主旋律,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六、抓实应急准备和演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提高防
灾减灾救灾技能
各村(居)、部门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创新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机制,面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特别是要强化适龄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各区和各成员单位要动员宣传力量、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和内容,组织制作符合儿童和青少年特点的动漫、短视频、歌曲、微电影等科普作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两微一端”、“全民安全公开课”等传播载体和平台,高质量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积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街道减灾办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切实做好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七、加强信息报送。
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1名联络员,及时报送信息,及时提供活动期间好的做法、特色项目、重要事项以及视频、图片、文字等电子版资料,并于10月20日前报送活动总结报告。
(联系人及电话:杜超,7891751)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