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加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 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日期:2025-08-08 11:15
字体显示:[ ||]

  一、背景依据

  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根据《关于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畅通经济循环的若干措施》(厦财规〔2025〕1 号)等文件精神,区财政局起草了《关于加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金融十条”)。

  二、目标任务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全区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市区联动的政策机制覆盖更多企业,撬动更多资金,为产业攻坚行动提供融资协调保障。

  三、主要内容

  “金融十条”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一)深化“创研信链保”五个基金建设,多管齐下降低企业融资科创成本

  1.优化“同研”基金运作。将区级技术创新基金“同研”基金规模扩大至30亿元,降低门槛,提高力度,让企业充分享受降息政策红利,对企业融资贴息力度固定为200BP。

  2.深化“同信”基金运作。将区级增信基金“同研”基金规模扩大至30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难度,增加企业发展信心,企业单户增信融资额度最高1000万元。

  3.新设“同链”基金。设立规模10亿元的区级供应链协作基金“同链”基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对辖区内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分别提供最高2000万元和 1000 万元的融资及增信支持。

  4.新设“同保”基金。设立规模10亿元的“同保”基金,鼓励企业充分用好保险杠杆,抵御研发风险。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统一购买保额上限50万元/年的科创保险;为2025年辖区购买“厦研保”的企业给予额外20%的保费补贴。

  5.新设“同创”基金。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计提20%作为“同创基金”实施“拨改投”试点,通过向招商母基金注资等渠道,投向投资辖区内的优质中小科创企业,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二)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多渠道打通项目融资痛点堵点

  1.支持发行科创债。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抓住政策机遇,对辖区首次获得AA(含)以上主体信用评级的企业,前三年内的评级费用给予最高50万元的工作费用补助;新增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在期限内予以贴息50BP。

  2.打造厦门科学城数字投行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辅导,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企业进行数字画像,联合各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根据企业画像分层次提供金融和资本市场服务。

  3.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同安基地。鼓励有意愿的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财务流程。对完成股改、IPO辅导备案的企业每阶段发放最高50万元的服务券,用于支付其与券商、律所等机构签订的对接资本市场相关服务费用。

  4.设立融资协调服务平台。引进厦门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专业力量,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同安“枫桥驿站”,依托驿站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维护辖区信贷融资稳定。

  (三)形成一张白名单,多方联动扩大服务企业范围 

  强化政策联动。汇总全区经各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重点企业,形成一份企业“白名单”,直接纳入扶持范围。

  四、有效期

  本措施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张研

  电  话:0592-7020231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